畢業應該打工,還是創業?

簡單來說從大學畢業可以分為三條路:失業、就業、創業。不過,真正長期失業變成廢青的人口比例其實很少,所謂的失業更準確地表達應為待業狀態。所以畢業的前程,其實只有就業與創業。
…
簡單來說從大學畢業可以分為三條路:失業、就業、創業。不過,真正長期失業變成廢青的人口比例其實很少,所謂的失業更準確地表達應為待業狀態。所以畢業的前程,其實只有就業與創業。
…
不論冬天天氣乾燥,還是夏天炎熱容易上火,都很容易喉嚨乾涸,有咽痛感覺。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自五月頭開始,原因不明地在我的家族之間陸陸續續出現喉嚨及乾咳病癥,似乎是上呼吸道病毒傳染開來。有親戚吃了龍角散,噴了西瓜霜,把咽喉涼一涼就很快好了;其他親友好自然地依樣葫蘆,結果卻愈病愈重,變到咳起來像肺癆鬼一樣嚇人,令人擔心。除了每一個人的抵抗力差異,原來好可能是因為「斷錯症,用錯藥」。今次分享的是來自《談古論今話中醫(351)》,由台灣有名的林貴中醫師講解如何治療喉痛,在這一集裏的一些總結。
…
好一段時間沒有發佈新的文章,因為閉關執筆編寫畢業論文。然而,最後還是功虧一簣,論文被打回頭,結果經歷了長達六年的歲月,卻沒有完成我的博士學位。以前在「15 個讓博士學生聽到會心酸的 PhD 叫法」一文,就寫過揶揄 PhD 的其中一種叫法就是 Patiently hoping for a Degree(耐心地希望獲得一個學位)。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Nature》的新聞和評論上,2015 年就曾經報道過有一項調查顯示,37% 的美國生物博士生在完成學位課程之前退學。反映出在科學領域上取得博士學位特別的難,即是 3 名博士研究生就有 1 名無法畢業。因此,對於自己未能夠成功畢業,最終亦抱持開放的態度。雖然曾充滿內心的情感角力,比起勉強地爭取畢業,我選擇了不眷戀於博士銜頭的榮譽。
…
心郁郁打算去電器鋪換新機,但慳著洗無得大花筒。我今次想為你介紹一個既可以換新 Look,又不用花錢,且可以保護環境的應用程式。
相信現在愈來愈人對著智能手機的時間多過對著桌上電腦。隨著使用 iPhone 或者 Android 系統介面的體驗與日俱增,漸漸習慣了看大圖示的網格佈局去找出要開啟的應用程式。對於 Windows 左下角那個「開始」掣,反而變得慢慢不習慣,尤其是 Windows 10 的介面,特別不倫不類。
…
2017 年年中的時候,介紹過 Basecamp 這一套專業 Project 管理軟件。不過,每一年都有軟體推陳出新,而感覺 Basecamp 在功能上沒有太大的改進,尤其是在手機版 App 上的操作體驗,欠缺視覺化及觸屏介面的優化,總是覺得不順心。
若把 Basecamp 用於管理學生 Projects,這一類沒有連貫性的小項目,或者無須宏觀的策略性思維去計劃任務與日程的話,使用 Basecamp 尚算處理得來。但是對於管理需要策略性思維的商業項目,Basecamp 的作業模式就會帶來工作的瓶頸。趁著 2019 年開始之際,是時候研究一下取代 Basecamp,作為更佳的次世代團隊協作系統。今次比較了大牌子 Asana 與近幾個月賣廣告賣得好行的 monday .com。
…
市場上有三大免費數位筆記本:Evernote,Microsoft OneNote,與 Google Keep。我一直以來都是 Evernote 的粉絲,是少數我願意付費升級的軟件服務。我也有兼用 Microsoft OneNote 來手寫筆記和打稿。唯獨感覺 Google Keep 不怎樣派上用場,沒有習慣去使用它。不過,最近無意之中發現原來 Google Keep 是超級便利的免費文字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可以摘取圖片文字的手機 App,所以必須重新放到手機 Apps 的推介清單。
…

踏入深秋,還有兩個半月左右,2018 年就要結束了。農家們都為收割而忙碌,然後等待祭祀慶祝一年的勞動成果。那麼你在新一年來臨之前,你今年的目標進度又如何?你有沒有跳出你的舒適圈(comfort zone),有沒有嘗試實踐你的大想頭(big ideas)呢?
想真的遠離窮病,你必須比時代跑得更快—— 不明
如果尚未完成,就別再拖延,致力達成你在這一年制定了的目標。不過,相信不少人都有試過,明明一早知道你自己有事情須要完成,但偏要拖到最後一刻才行動。原來醫學上,有一種病症,叫做「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

你有定期把舊的實體文件、筆記等掃瞄備份,建立數位資料庫的習慣嗎?因為香港地方淺窄,相信你亦想清理掉那些紙堆,優化你的儲物空間。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掃瞄雙面都有內容的文件,相當麻煩呢?今次我想為你建議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推介你使用免費開源掃瞄軟件 — NAPS2 (Not Another PDF Scan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