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正確腎臟健康知識 - 青壯年也要小心腎炎(2)
上一篇介紹了一些坊間的腎臟病自我檢測方法,不過民間方法虛實難分,為了能夠身體健康,避免被病魔奪去肉體的自由,我今次由好幾位香港權威腎科醫生所講解腎病的節目之中,集中總結了一些乾貨知識,希望幫到你增加多一點正確的腎臟病常識。
參考節目,包括:Now 新聞台《杏林在線》、RTHK 香港電台節目《醫生與你》系列、TVB《都市閒情》、蘋果動新聞。在本文最尾可以找到由我所編排的 YouTube 播放清單之中找到被引用的節目。
腎臟病怎樣可怕呢?
香港大約 10 分之 1 的人有腎病。萬一不幸患上了末期腎病,就需要到醫院或者在家中進行洗腎續命。要每日或者每星期幾次,每次 4 至 8 小時,非常阻礙工作及日常生活。女性的腎病病人基本上不能懷孕。
腎衰竭常見病因:糖尿病、高血壓、腎小球發炎、腎腎血管病、腎石、尿道阻塞、多囊腎等遺傳性腎病
腎病病徵:
- 小便變深色、帶血
- 小便有泡、蛋白尿
- 小便不暢順、感覺赤痛
- 水腫、面部及雙腳浮腫
- 腰側疼痛
- 血壓高
- 疲倦
- 影響記憶力、不能夠集中精神工作
- 腎衰竭能導致貧血,甚至心臟衰竭的情況
伊利沙伯醫腎科醫生周嘉歡女醫生指出,洗腎的死亡風險大約是每年10%,理論上100個洗腎病人沒有一個會活多過10年。
腎臟在人體的主要功能
正常人的身體內有兩枚腎臟,而腎臟的基本單元稱為「腎元」。一個腎臟大概有一百萬個腎元,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分泌出尿液。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腎臟的功能包括:
- 調節電解質
- 中和體內酸性物質
- 維持血液酸鹼度
- 分泌荷爾蒙
- 製造促紅血球生成素
- 調節血壓
- 活化維生素 D
- 促進腸道吸收鈣質,維持的骨骼健康
甚麼年齡開始要檢查腎臟健康?
兒童腎病
聽見腎病,你可能會聯想到的是老人家要洗腎,原來的是年紀很小的兒童,亦有機會患上腎臟病,例如腎病綜合徵。香港電台節目《醫生與你》2016 年系列第 6 集,就介紹了幾個兒童腎病的案例。小至嬰孩亦會因為遺傳等因素,出現先天性腎病。
腎病綜合症是一個腎小球發炎,引致的臨床病徵。九成的腎病綜合症屬於原發性,利用類固醇治療,但少部份病者會有類固醇抗性。
發病時會出現喉嚨痛、腳腫、眼腫、肚脹表面等症狀。
患上腎病的兒童會有以下病徵:
- 疲倦
- 胃口減少
- 嘔吐
- 影響記憶力及集中力
- 影響生長發育
- 交同齡的小朋友矮小
小朋友可能要經常進出醫院,不能上學而影響到學業或留級,嚴重破壞他們的童年及發展成長。
年輕時發病高 甲型免疫球腎炎(IgA nephropathy, 簡稱 IgAN)
甲型免疫球腎炎有好幾種叫中文譯名,包括 A 型免疫球蛋白腎炎、IgA 腎病或 IgA 腎小球腎炎。《都市閒情》曾邀請香港腎科學會 (2012-2014 年度)主席馮加信醫生,介紹這是專門襲擊青壯年,患者多為 25 至 34 歲。小便有紅血球及蛋白尿,若沒有及時治療最終有機會惡化成腎衰竭。
《無線新聞》曾報導過此腎炎,易年輕時發病,嚴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個案中的病者在發現該腎病時只有二十多歲,超過 10 年需要每日洗腎。
亦有個案是從 10 多歲,約中二、三年級的青年就開始發現有慢性腎小球腎炎。
由於早期腎病幾乎無病徵,當病人發現不適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腎臟可能只剩低少於一半功能。
如果想從生物科學角度,更詳細了解「原發性 IgA 腎病」的病理,建議觀看以下短片。
其他要注意的腎臟病
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和水腫,需要進入急症室治療。
腎石
患過腎結石就要避免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菠菜、花生、茶及咖啡。
肥胖與腎病
肥胖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威脅到腎臟的健康,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與血壓高,這些都會增高患上腎病的風險。肥胖人士則容易有睡眠窒息,會增加蛋白尿,蛋白尿也是患上腎病的危險因素。
港大醫學院腎臟內科講座教授鄧智偉醫生 (2016-18 年度香港腎科學會主席) 肥胖人士身體會分泌較多的發炎分子,會令腎臟的發炎惡化,以致腎小球硬化,一旦硬化就難以逆轉回復成健康的組織,只能透過藥品與日常生活控制,延遲剩餘的腎功能退化。腎小球硬化,會導致有血壓高、蛋白尿。
上個月的化驗報告出了,醫生說我的腎功能正常沒有問題,原來是虛驚一場放下心頭大石。但是經此一役,明白真的要就要多加注意腎臟健康,下一篇會分享保健益腎的穴位以及飲食的資訊。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在下方留言。你亦可透過 Facebook 專頁 與我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