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aseMind HK

AI 聽書神器 ElevenReader 深度評測:能否取代 Pocket?

Mozilla 突如其來宣布,以「用戶網路使用習慣改變」為理由,將於 2025 年 7 月 8 日結束 Pocket 服務……不知道您是否被殺一個措手不及,正在急於尋找一個新的「稍後閱讀」App!

然而,這場巨變也並非空穴來風。曾被我視為 Pocket 最佳替代品的 Omnivore,早在去年底就突然宣布「散水」,其核心團隊加入到 AI 語音新創公司 ElevenLabs 旗下。這不僅反映了矽谷在 AI 熱潮下行業生態的劇烈轉變,同時也催生出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主角:ElevenReader

ElevenReader 螢幕截圖

ElevenReader 螢幕截圖

那些年的情緣:從 Pocket 到 Omnivore 再到 ElevenReader

上一篇,分享了我為什麼過去選擇 Pocket 而非 Instapaper。儘管如此,身為 Pocket 的長期重度用戶,我對其被 Mozilla 收購後的不思進取又愛又恨;原本期許它能更上一層樓,卻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在改版中默默地「閹割」了部分功能。

當我發現 Omnivore 時,曾一度以為它會發展成為 Pocket 的最強替代品,畢竟它免費、開源又多功能,更符合我的潛在需要。誰知道,Omnivore 竟然比 Pocket 更早退場,萬念俱灰。

儘管 Omnivore 仍允許以開源、自架伺服器的方式繼續使用。不過,核心開發人員都已離隊,單靠社群維護,幾乎等同於一個「孤兒軟體」。因此,我個人並不推薦繼續使用它。未來有機會,我會再寫一篇專門介紹一下 Omnivore 團隊留下的那筆「可觀遺產」。

言歸正傳,讓我們好好聊聊 ElevenReader。雖與 Omnivore 團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它並非直接繼承 Omnivore,是由 AI 語音新銳 ElevenLabs 全新打造的應用程式。

ElevenReader 主打「AI 語音」體驗,並旨在重新定義我們的閱讀場景——它不單純是一個「稍後閱讀」工具,而是要將資訊轉化為您個人專屬的「智慧播客」助理。


ElevenReader 的亮點與革新

當文字轉化為沉浸式對話,知識吸收不再受螢幕束縛

ElevenReader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它的 GenFM 播客生成技術,類似 Google NotebookLM 的「對話模式」,您只要輸入文字或網頁連結,AI 就能自動濃縮內容,生成由兩位虛擬主持人對話的 Podcast 節目。

與傳統稍後閱讀工具相比,它帶來了革命性的資訊消費體驗。目前 ElevenReader 的語音生成支援 32 種語言(包含中文),但並無提供廣東話,對粵語使用者來說可能有點美中不足。

除了這革命性的功能,ElevenReader 還有以下特色與優點:

  • 免費儘管免費計劃的語音生成已下調為每週 2 小時,大部分核心功能如 Premium AI 聲音、跨平台同步、倍速播放與 GenFM 摘要依然可無償使用。用戶無需付費升級,仍可繼續爽用 Beta 時期的多數體驗紅利。

  • 跨平台支援: 支援網頁版、iOS 和 Android 三大平台,並且能雲端同步,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接續閱讀。

  • 支援多種格式: 不僅能處理網頁文字,還能智慧抓取 YouTube 影片字幕。此外,純文字、PDF 文件與相機掃描輸入也一應俱全。這極大地拓展了內容來源,讓您能一站式高效管理與聽讀線上、影音、筆記與紙本資料。

  • 先進的 TTS 技術: 搭載高擬真語音引擎,提供自然流暢的聲音,語調與情感起伏更接近真人,雖然感覺略遜 Google NotebookLM,但遠優於 Pocket 的呆板合成音。

  • 完備的語音播放系統: 提供 0.25x 到 4x 的無段變速播放,並支援朗讀時的「同步高亮標示」與單句重播功能。其彈性設計能滿足不同聽讀水平與學習情境的需求,無論是快速聽取新聞,或是慢速跟讀深入內文,都能提供適切的協助。

  • 劃線標記功能: 內建實用的劃線標記工具,讓你能隨時劃記文章中的重點。

  • 標題搜尋: 內建便捷的標題搜尋功能,讓使用者能迅速定位並找出儲存的文章。


ElevenReader 的短板與痛點

然而,儘管 ElevenReader 披著 AI 的華麗外衣,在實際作為一款「稍後閱讀」工具時,卻存在不少讓我失望的地方。以下是它在現階段的一些限制與缺點,可能影響您的實際體驗:

  • 缺乏瀏覽器擴充功能: 目前在電腦上,無法像 Pocket 或其他稍後閱讀工具一樣,讓您一鍵收藏網頁,需要手動複製連結。
  • 分享功能仍有缺憾: 在本文發佈時,最新版本 1.4.27 總算加入了「分享連結」選項,能夠將文章分享至其他應用程式開啟或進行後續處理,但這項功能推出時程偏晚,且仍存在部分小問題,有待後續更新修正。
  • 缺乏離線閱讀功能: 目前尚不支援下載內容至裝置,若沒有網絡則無法使用,對通勤族或外遊人士是一大限制。
  • 幫助文件簡陋: 目前提供的幫助文件頁數不多,內容也未詳盡介紹各項特色與功能,使用者往往需要自行摸索才能熟悉操作。
  • 尚未開放任何 API 接口: 這表示它無法串接自動化工作流程平台,對於習慣自動化的用戶來說,是個很大的限制。
  • 不支援內容匯入: 無法批量匯入網頁連結或舊書籤資料,這對想從其他平台搬遷落戶的用戶來說,是個可恨的門檻。
  • 不支援內容匯出: 用戶無法備份或導出數據,這導致資料被「鎖定」在 ElevenReader 內。一旦平台服務終止,您辛苦累積的內容恐將付諸東流。也限制了您的自由,暫時不可能「無痛」遷移至其他平台。
  • 中文體驗存在落差: 雖然支援中文朗讀,但發聲品質不如英文自然,情感起伏的調節也較弱。此外,介面在地化不足,幫助文件也僅提供英文版,對中文用戶來說可能並不稱心。

訂閱方案更新:免費版語音額度變更

官方於 2025 年 6 月 13 日宣佈全新訂閱方案,有關詳情請參閱 ElevenReader Pricing

ElevenReader 價目表(2025 年 6 月)

ElevenReader 價目表(2025 年 6 月)

最大改動是,原本「無限語音生成」的免費方案,現在變成:

  • 每週最多 2 小時語音生成(重播不扣額,每週自動重置)
  • 保留 500+ Premium AI 聲音、跨平台同步、4×倍速、睡眠計時、書籤與 GenFM AI 摘要等核心功能

對你有什麼影響?

  • 如果你偶爾聽一兩篇文章 —— 2 小時/週應該仍然綽綽有餘
  • 但如果你每天通勤都靠它聽書 —— 恐怕要考慮升級付費方案,以避免額度不足

總結與建議

在 GenAI 科技大爆發之下,ElevenReader 提出了用 AI 語音重塑「稍後閱讀」體驗的方向——不僅是以「聽讀」取代眼睛,解放雙手,讓知識在聲波中流動,還有推動利用「對話式」生成的全新學習模式,幫助加速消化不斷累積的收藏。

我認為 ElevenReader 確實值得您一試,尤其是在以下應用場景:

  • 通勤學習: 將專業文章轉為 Podcast,搭配 1.2 倍速播放,善用通勤時間吸收新知。
  • 語言訓練: 匯入日文新聞或食譜網站,透過慢速重播跟讀句型,加強聽力與口說。
  • 會議預習: 上傳 PDF 簡報生成語音摘要,快速掌握重點。

然而,現階段的 ElevenReader,還未能完全勝任作為您的主力知識庫。它的功能不全,尤其是開放性與擴展性,讓我覺得再炫目的 AI,也無法彌補被關在資料牢籠裡所剝奪的自由與流動性。

期待 ElevenReader 在未來能補足這些不足,真正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稍後閱讀」智慧助理!

如對本文內容有疑問,請於下方留言,或透過 Facebook 專頁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