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及研究生應特別注意「拖延症」易致情緒病!
踏入深秋,還有兩個半月左右,2018 年就要結束了。農家們都為收割而忙碌,然後等待祭祀慶祝一年的勞動成果。那麼你在新一年來臨之前,你今年的目標進度又如何?你有沒有跳出你的舒適圈(comfort zone),有沒有嘗試實踐你的大想頭(big ideas)呢?
想真的遠離窮病,你必須比時代跑得更快—— 不明
如果尚未完成,就別再拖延,致力達成你在這一年制定了的目標。不過,相信不少人都有試過,明明一早知道你自己有事情須要完成,但偏要拖到最後一刻才行動。原來醫學上,有一種病症,叫做「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最近 Now 新聞台《杏林在線》就邀請了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少萍醫生,講解有關甚麼是拖延症。林少萍醫生講解,拖延症基本上是一個生活習性來,即是習慣或者在處事方法慣性拖延到最後一刻,在工作時經常超過期限(deadline),影響到生活或者工作。本文會特別探討,拖延症普遍發生在大學生及研究生身上的問題。
拖延症的起因
拖延症患者的其中一大類,屬於完美主義者。這類人通常傾向完美主義型,代表他們在生活上要求比較高;或者喜歡思考的類型,每一件事應如何去做,都可能花很多時間停留在腦海中思考。以致付諸實行的時候,有很多猶疑,遲遲未開始。越是拖延,焦慮感就越高。因為他們是完美主義者,所以會發現他們在等待的期間,會有很多不滿自己的決定,反覆仔細地考慮清楚,令拖延時間越來越嚴重。
在「度身訂造「走出舒適圈」—體質分析」一文之中,我就寫過九型人格第 1 型——完美型的人之煩惱。他們基本是一群努力的人,但如果利用舒適圈理論的心理狀態來表示,他們的行為兩極化地分佈在舒適圈或危險圈上,而不是能夠發揮最佳表現的伸展圈/學習區之上。
另外,利用心流(flow)理論來展示的話,完美主義者的心流狀態會經常傾向焦慮(anxiety)及擔憂(worry)的區域,挫敗感和情緒壓力都會打擊積極性和執行能力。
除了有一些是時間管理不善,有些人甚至有強迫傾向,例如外出時花很多時間檢查,導致遲到問題。不過拖延症的情況,會在工作或讀書上看到更大的影響,過了限期很久仍未完成工作。雖然在現代精神學上,拖延症屬於一種生活習性,而非被界定為一種精神病,但也不能輕視拖延症的問題。
拖延症嚴重可致焦慮症及抑鬱症
拖延症即使生活習性上的壞習慣,即對生活影響很大。如果發現問題較嚴重,一直不處理,繼續以同一生活習性生活,其實影響會越來越大,例如因為壓力越來越大,出現情緒病、憂鬱症等問題。
林少萍醫生就分享她的經驗,指拖延症最常見的年齡的階層是,在學期間的大學生或研究生。雖然他們智商很高,會考成績十分好,但因為拖延症的問題,令他們的學習表現大打折扣。
為什麼他們會交不到功課?試想想每年都要做專題,或者遞交論文,但優秀的他們可能十分在意成積,或者非常謹慎地去做專題或研究項目。他們有些會花太多時間在計劃,有些會在圖書館或互聯網地毯式搜尋文獻或資料,或者把答案反覆地思考、檢查、驗證。高度專注力和傾向完美主義的生活習性,不單增加工作時間,減低工作效率,同時容易錯配時間和精力使用的優先次序,時間管理較差,引致更加拖延。
以前我在「讀 PhD『離地』嗎?」的文章中,就探討過學術研究工作,在創新性、原創性、用詞定義上,都有過份追求完美的傾向,就是所謂的世界級學術水平。培訓出嚴謹及咬文嚼字的習慣,雖然是認真的好態度,但會妨礙社交與行動力,在香港這種講求快捷、速食的經濟社會,博士人材在職場上不被好評價的聲音不少。因為如果把合格線拉得太高,結果換來的可能不是水平提高,而是完美主義癱瘓症(perfectionist paralysis)。
Many people are busy trying to find better ways of doing things that should not have to be done at all. There is no progress in merely finding a better way to do a useless thing.— Henry Ford
另外,在中小學時期也許父母會為小朋友安排好時間,甚至替他處理餘下未處理的事情,但到了要自主的大學時期,父母無法伴你左右,替他們做專題、論文。而且課題的難度上升,原本依靠努力去解決問題的方法,越來越沒有效。情況並不如胡適先生所說,把時間擠出來就可以處理讀書的問題。所以到這些年齡,會更明顯看到拖延症的問題,影響也會更大。
如果拖延遞交功課,限期越來越近,就會越來越擔心,更加不知道如何入手,逃避之下更可能令限期過了,仍未能遞交。試想想工作不斷累積,越累積就越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也越害怕面對。無法遞交一份功課,一直拖延,令他們的成績平均點(GPA)很低,甚至升學也有困難,例如要重讀。甚至有一些最後一年都未能完成。一般來說,可能他們很擔心、有焦慮、失眠問題。在如此壓力之下,一定會爆發情緒病。最常見是焦慮症,一些較嚴重的甚至會引致抑鬱症,後果可以很嚴重。
本週就暫時討論到這裡,你現在對於拖延症有更多的了解嗎?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在下方留言。你亦可透過 Facebook 專頁 與我交流和討論。
你可能也會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