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aseMind HK

一切皆因缺乏耐性

封面圖片(一切皆因缺乏耐性)

好一個月沒有登新的博文,不知道讀者們會不會已經沒了耐性不再來網站逛逛,還是耐心地等待著。急速的現代生活考驗著人們的耐性,尤其是在波瀾萬象的時期,你最近有感到心煩嗎?自農曆新年以來,本港一直都被籠罩著新型肺炎爆發的危機之下,對於疫程的防控與物資是否有足夠供應等問題上,現在社會上彌漫著各種的不安,個人認為原因之一是現代人嚴重失去「耐心」這一素質。

一場失去耐性引起的恐慌

耐心 (patience) 是指等待事情的能力,是七美德 (seven virtues) 之一,對應的是七宗罪 (seven deadly sins) 的憤怒。欠缺耐性的人們容易心煩意亂,做出不夠冷靜的判斷,甚至會動怒壞事。例如會因為交通堵塞而失去理智。不知道你認不認為「沒耐性」也是一種負能量呢?就是「出了事就遲」這種叫「別拾輸」的性急子引出種種恐慌,有的人買不到口罩就遷怒於店員吧…

盲搶是解決不了內心的不安,面對防疫的挑戰,耐性是中止壓力的最佳途徑,能為我們面對事情時帶來從容。因為最有效的不是有多少口罩和消毒清潔用品的存貨,而是耐心地避免與人群的密切接觸。比起渺小的病毒有潛伏 14 天的耐力,絕大部份人就是沒有暫停社交活動的忍耐力。所謂寂寞難耐,很多人嘴上是害怕致命病毒,則內心是恐懼對萬一被檢疫和隔離時短暫失去自由的耐性。在心理學上,人對於損失有天性的恐懼 (loss conscious)。若能耐心地冷靜分析,則能讓我們能排除恐慌,明白短缺是一時之間人為的供需關係,認清自己應該耐心地貫徹的事情,不為近期的流言所引起的反智現象所動摇。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 《心經》

耐性是智慧的一種

耐心是成為一位良好領袖的素質。除了是一種心態,也好比財富,需要後天建立起耐性的容積,才有儲備能在應急時動用。因此,是應付富有挑戰性的項目和任務時所需要的解壓能力,有助免於因暴躁而損害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士氣,且能在任何時間能夠以冷靜和專業的方式做出反應。培育耐性是個人成長之中重要的 growth mindset。

耐心是高尚的秉性,堅韌是質。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便失去了靈魂

─ 英國大思想家培根

耐性不僅僅是自我改善的一些高層次概念,在日常中的瑣事亦需要它。如果沒有耐性,我們會是做出愚蠢選擇,然後抱怨沒有人為我們做好準備的消費者,好比在股票市場短炒高買低賣的蟹民。如果沒有耐性,我們將不會是能教育好兒女的父母或是照顧好長輩的子女。我們都知道應該耐心地照顧小孩與老人,但我們往往會因為與他們無法同步而失去耐心,不自覺地暴躁起來。很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容易犯上這些缺點,對於孩子一些頑皮事或者貪玩沒有做好功課立刻作出訓斥而非教導,特別是放工之後已經筋疲力盡,卻感覺窮忙掙扎於低落的自我價值之時候。我們經常都會以忙碌作為失去耐性的借口,因為工作、家務等也很重要,但在這裡並非是說要優先遷就他人,而是要將心比己,以人為本的態度關愛他人,尤其是身邊親密關係的人。沒有耐性是做成犯錯、生病、憤怒與關係破壞的配方,我們要不時培養自己如何耐心地面對,免得時不時就把日常生活搞禍。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 柏拉圖

世間萬事萬物的運動皆有其特定的規律,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須具備成熟的條件。最近無意之中檢到一本有趣的書本,名為《快樂的 18 條法則》。它的作者是香港的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專家的周顯。這本書令人好奇的地方是與書名不符的內容,不同於坊間大部份書本都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此書集合了宇宙、哲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領域的重要法則,例如臨界點的普遍性、數值的上限、對稱與對稱破缺等等。

為何宇宙的法則與我們的快樂相關呢?我認為當我們了解到事物的本質,就不容易被眼前的現象所困惑。慌恐、不安等心理往往就是沿於無法掌握事情的不確定性。在普通人眼中股票起伏多變無常,但想必如作者周氏一般的資深投資經紀的眼中則不是完全難以觸摸,股票、經濟、人生、宇宙都存在著某些共通的法則。至於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去學習宇宙的法則和規律,不過卻必須要有耐心,才能對奧妙之處有所體會、思考,乃至在人生之中找對應用實踐的正確時機。

贏也是,輸也是因喜歡「走捷徑」

香港人常被批評為短視,喜歡以炒賣和投機的方式搵快錢。另外,近 10 年來科技產業推動著高速迭代的經濟模式,所謂「快魚吃慢魚」的世界,即使傳統的大企業就算一不小心亦會被稱為獨角獸的初創公司淘汰掉。這是一個開創奇蹟的新時代,各門各派的成功學、投資秘笈和致富捷徑的市場都在香港應運而生。好像「贏在起跑線」是否就等於近快到達終點呢?

不,因為是 case-by-case 沒有必然性,成功者不少但失敗者也比比皆是。幸存者偏差令很多人都急於求財以向上游,然而卻缺乏正確的心態、耐心、奉獻和毅力。因為人們想要現在就立刻成功,讓人們動腦筋與他們談論未來五年是很難,很少有人願意耐心等待,花五年,十年的時間來耕耘。走捷徑或者可快人一步,但記著能笑到終點的才是勝利者。

防疫一事之中,搶購口罩看似是最能成功自保,但若宏觀地看並非一定如此。從博弈論 (Game Theory) 來看,與囚徒困境類似,各方通力合作的話,就最可能把災害控制到最小的損失;相反,尋求最大自身利益,選擇背叛他人則帶來更長期的總體損失。由於搶購和囤積的行為做成惡性競爭,其他國家也相應採取抵抗政策,停止口罩外銷而保障自國供應,合作性的均衡被破壞,因此盲搶是令香港的口罩更加供應短缺的發端,結果將是損害到公眾利益的最大化,對全香港人都不利。

要把東西搶到手,可見大部份人的心態都著眼於捷徑,而對於生產線與供應鏈是否跟得上,以及公眾利益等根本問題則缺乏耐心去了解和分析。所以,我們要繼續走捷徑,還是可以停一下先想一想?

如何修正沒耐性的缺口

缺乏正確資訊是導引人們心急不安,無法冷靜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就我們的無知下手,但每一個人能掌握到的知識量都是有限的。人們都必需認清自己是對很多東西一無所知,在特殊的問題上應該向深入了解流程與事件觸發點的專家咨詢,以製訂適合的策略,而非單憑流言輕舉妄動。另外,對於各方的回應,要學會分析哪些是合理的陳述和承諾,而哪些是不負責任、過度吹噓的虛假資訊。

而耐性為什麼難以培養?舉例說做大數據的分析,大多數跟踪軟件在真正有用之前,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當你第一次收集這些信息,請記得 3 天的數據不會像 300 天的數據一樣很有幫助。允許跟踪工具工作的時間越長,就有更多數據開始提供有趣且有用的見解。因此應該將要求限制在切合實際的時間範圍內,耐心等待給與足夠的時間來判斷。也許,就是因為需要用耐心培育耐心,所以才那般難呢!

當然,對耐心的培育長期以來一直是全人類的鬥爭。 之所以稱其為美德,是因為它很難,不常見且難以實踐。培育耐性需要思想、紀律和習慣,例如透過栽種植物的過程去學習利用生產力工具協助建立習慣。要記著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時間的,在這裏我們要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要學習接納長遠的目標是不可能一夜之間發生的,花上時間耐心地才能把事情搞好!